...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湖北分会
CIETAC Hubei Sub-Commission

2019年219日,正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英语沙龙”活动在贸仲委湖北分会顺利举行。贸仲委仲裁员、中铁大桥局副总法律顾问马建国与贸仲委仲裁员、北京霖理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林应邀作为演讲嘉宾,围绕“《新加坡调解公约》---正义图架中的东方传统”这一主题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的英语交流。沙龙活动由贸仲委湖北分会秘书刘乐阳主持。 


Happy Lantern Festival!”马建国仲裁员向前来参会的嘉宾致以节日问候。立足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实践,马建国仲裁员就国际经济环境适应与海外法律风险防范进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他强调,对于国际商事争端,要高度重视国际仲裁和员工涉外法律商务培训,了解学习仲裁知识,譬如1958年《纽约公约》和即将于2019年开放签署的《新加坡调解公约》等国际规则。


张玉林仲裁员以《新加坡调解公约》为视角,用流利的英语带领参会者领略了西方法律文化与东方传统思想水乳交融的独特风光。他在介绍《新加坡调解公约》制定背景时说道,调解在中国本土的法律制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调解制度与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的“和”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思想就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Justice is a public good of utmost value(正义即最有价值的公共利益)”论述不谋而合。在分析公约条款内容时,他表示,“正因为调解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与自主选择,才使得人人合同自愿平等契约的原则在调解中得以实现,这便是正义得到施行的典范。”张玉林仲裁员的观点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问题,现场交流热络,气氛活跃。有嘉宾提出,《新加坡调解公约》体现了东方传统智慧,但其适用是否会造成国内和解协议与国际和解协议存在不同的法律地位,对此张玉林仲裁员表示,该问题也是国内司法界热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公约与国内法的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一旦加入公约还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在谈到我国目前仲裁与调解的关系时,张玉林仲裁员认为调解是仲裁乃至司法程序的前置程序,其设置在于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更有利于实体正义的实现。会场还有刚从美国考察归来的工程师以及一位来自非洲的嘉宾分别就海外建设工程及非洲地区原油供应实践与在场嘉宾进行了交流。


讨论结束后,参会嘉宾们品尝着元宵茶点,或继续探讨东方传统对正义图架的影响,或转战猜谜环节在英文灯谜前驻足联想。尽管冬日寒冷,贸仲委湖北分会洋溢着的喜庆的气氛,让嘉宾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直到华灯初上,各位嘉宾才在合影留念后一一惜别。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之际,交流法律英语,探讨仲裁热点问题,品元宵、猜灯谜,体味东西文化碰撞趣味。在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中,本次沙龙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